1、原料组成不同:淡奶油一般也叫动物奶油,是用生牛乳脂肪部分为主料,搭配脱脂奶和一些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的动物性奶油,而稀奶油原本是牛乳的纯脂肪部分,是一种基础原料,常被用于淡奶油制作。
2、味道不同:淡奶油奶香味非常醇厚,奶味突出,而稀奶油不管是香味还是奶味上都要比淡奶油更低。
3、营养含量不同:淡奶油脂肪含量较高,在35%—45%左右,含有少量蛋白质,而稀奶油因为是纯生牛乳脂肪部分制作的原料,所以本身为纯脂肪,几乎没有蛋白质,但市面上多售的稀奶油属于植物性奶油,脂肪含量在15%—25%左右,含少量植物蛋白。
制作方法1、原料乳收集、过滤、预热与其他乳加工基本相同。
2、分离:分离采用分离机,分离机启动后,当分离钵达到规定转速后方可将经预热的牛乳送入分离机。
3、标准化: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消毒乳的含脂率为3.0%,不符合者进行标准化处理。
4、冷却和贮存:稀奶油不能立即进行加工时,必须立即冷却,即边分离边冷却。也可采用二段法:先冷至10℃左右,然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
5、杀菌:使用保持式杀菌法,升温速度控制每分钟升2.5~3℃。杀菌温度有72℃,15分钟;77℃,5分钟;82~85℃,30秒钟;116℃,3~5秒钟。
6、冷却、均质:杀菌后,冷却至5℃。再均质一次,均质可以提高粘度,保持口感良好,改善稀奶油的热稳定性,避免奶油加入咖啡中出现絮状沉淀。均质温度45~60℃(根据稀奶油质量而定),均质压力为8000~18000千帕。
7、物理成熟:均质后的稀奶油应迅速冷却至2~5℃,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2~24小时进行物理成熟,使脂肪由液态变为固态(脂肪结晶)。
8、稀奶油的冷却及包装:物理成熟后,冷至2~5℃后进行包装,在5℃下存24小时后再出厂。包装规格有15、50、125、250、500、1000毫升等。发达国家,使用软包装的较多。
稀奶油健康。稀奶油,是没有加糖的动物奶油,白色无味,常用做蛋糕上裱花用,也可做冰激凌、提拉米苏等,所以是健康的。其中含有许多对人有利的成分,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等。稀奶油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稀奶油一般都指可以打发裱花用的动物奶油,脂肪含量一般在35%,打发成固体状后就是蛋糕上面装饰的奶油了。相对于植物奶油更健康,因为没有加糖,所以很多人称之为淡奶油。稀奶油打发的时候要加糖。用法跟植物性奶油基本一样,但是溶点比植物奶油要低一些,可用来制作奶油蛋糕、冰淇淋、慕斯蛋糕和提拉米苏等,如果做面包的时候加一些,也会让面包更加松软。
相关知识:稀奶油是在对全脂奶的分离中得到的。分离的过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因为比重的不同,质量轻的脂肪球就会浮在上层,成为奶油。奶油中的脂肪含量仅为全脂牛奶的20%—30%,营养价值介于全脂牛奶和黄油之间,平时可用来添加于咖啡和茶中,也可用来制作甜点和糖果。
稀奶油是可以打发成奶油的,不过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稀奶油在打发之前要先冷藏,冷藏好之后再里面加入白糖用打蛋器打发,能奶油变浓稠后继续打3-5分钟,接着将打蛋器拿出来,清理掉剩余的奶油就打发完成了。
稀奶油是否能打发成奶油
稀奶油是烘焙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可以作为蛋糕上的装饰,也可以放到泡芙当中作为馅料,口感绵软,奶香味十足,而且吃起来也不会觉得很腻,受到了甜品爱好者们的喜爱,它也是可以打发成奶油的。
稀奶油在打发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冷藏,只通常只有在低温条件之后稀奶油才会更好的被打发,等将稀奶油拿出来之后在里面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刚开始打发的时候用低速,之后用中速,等看到奶油开始变浓稠后继续打发3-5分钟。
之后等看到奶油拉出尖峰呈现出弯钩状态的时候,慢慢的将打蛋器拿出来,清理掉剩余的奶油,若是不确定是否打发好,我们可以用勺子在上面划一下,等看到清晰的纹路时,表明奶油已经打发完成了。
当稀奶油呈现出乳膏状的时候,就证明打发成功了。奶油(Cream)或称淇淋、激凌、克林姆,是从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黄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体食品。它是由未均质化之前的生牛乳顶层的牛奶脂肪含量较高的一层制得的乳制品。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顾名思义是从雌性奶牛身上所挤出来的。在不同国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级。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